在進行計量后一般我們都會得到一個準確的值一般我們要如何判斷這個值的合理和規范性呢?一般都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呢?下面我們就跟著計量校準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被測量及影響量
(一)被測量
被測量(measurand)是“作為被測對象的特定量”。測量的目的是確定被測量的量值。被測量也就是我們想要測量的量,例如被測量是給定的水樣品在20℃時的蒸汽壓力。該例中給定的水樣品是被測對象,20℃時的蒸汽壓力是被
測的特定量。
(1)要測量的是什么量,這是測量時必須搞清楚的。測量時要知道被測對象的特定量是什么,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要對被測量進行定義。
例如,安排或接受測量任務時,不能籠統地說測量電壓,因為電壓僅是一個廣義量,受測量的量應該是一個特定量,例如說明要測量“頻率為50Hz的某臺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穩壓電源是被測對象,“頻率為50Hz的該臺穩壓電源的輸出電壓”就是被測的特定量。
被測量的定義包括對測量有影響的有關影響量所進行的說明,其詳細程度是相應于所需的測量準確度而定的,以便對與測量有關的所有的實際用途來說,其值是單一的。
例如,一根名義值為1m長的鋼棒,若需測至微米級準確度,其說明應包括定義長度時的溫度和壓力。例如,被測量應說明為:鋼棒在25.00℃和101325Pa時的長度(加上任何別的認為必要的參數,如棒被支撐的方法等)。否則,對于不同的溫度和壓力,就有不同的量值,被測量的量值就不是單個值了。然而,如果被測長度僅需毫米級準確度,由于溫度和壓力或其他影響量的影響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時,其定義的說明就無需規定溫度或壓力或其他影響量的值。